“图书馆计划”专访二|赵海林:愿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多读书,读好书
6月26日,威哥对曾就读于河南省唐河县后张湾小学的赵海林进行了一次访谈,该小学是2018德赛西威“图书馆计划”选定的学校之一。赵海林是继曾磊之后,又一位让2018年“图书馆计划”走进了自己故乡的一位申请人。
赵海林
赵海林,本科毕业,德赛西威软件开发工程师,从事车载导航音响娱乐系统软件开发12年。知识改变命运,正是良好的基础教育,帮助赵海林打造了极强的自我成长能力,在大美惠州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威哥:听说德赛西威图书馆计划一年只选一所学校,今年为何有两家呢?
赵:这是特批的,公司最初计划捐赠一所小学,收到我和唐河县另外一所小学的申请人曾磊的申请后,公司通过基金会调查了解到两所学校都满足捐赠条件,特别申请今年为同一个县的两所学校捐赠,所以我特别感谢公司。自己当年没有课外书读,现在有机会给家乡的孩子们带去合适的书籍,而不是作为留守儿童,只能面对手机。我觉得,这个活动真的是非常有意义。
威哥:从2月份报名截止到6月份活动开始,四个月的时间,你一直有参与,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赵:当年很多邻居孩子因为家贫辍学。我当时的语文老师——党天秀为此经常去家访。那时条件艰苦,教室破旧窗户很小,光线暗,没有电灯,冬天点起煤油灯自习。孩子上学遇到雨雪天常常迟到,党老师会在课后给这些孩子们补课。我们一家三代都受过她的恩泽,村上很多这样的情况。是党老师,给了我一份坚持下去的责任心。
威哥:活动结束后,跟家乡的学校有沟通吗?
赵:有的,老师特别开心,我也觉得很欣慰。在图书捐赠现场,再次见到了党老师。她今年六十多了,由于师资匮乏,退休后,她再次回到讲台。回忆起我读书的那段时光,党老师颇有感慨,说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幸福,还能得到公司的捐助,有课外书籍看。
威哥:对于党老师的话,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赵: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共同关注,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孩子从小就带在身边,也是为了孩子可以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威哥:你觉得学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赵:学校近年来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是软件方面依然很缺乏,师资薄弱,书籍很少。我2016年就参加了公司红花湖18公里公益行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一起慢慢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愿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多读书,读好书,一步一步向前进,拥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威哥:幼年时代,你是在党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练就了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而且良好的基础教育,为你未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基础。我想,这也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通过对赵海林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作为基础教育的受益人,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意识。人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保证人们更好地学习更多知识的坚实基础。德赛西威正在做的,正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力所能及地把书籍送到那些需要它的孩子手中。在回馈社会这条道路上,德赛西威一直都在积极努力,愿这一本本书籍,点亮一个个孩子的心灵之灯,照亮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