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北斗开放实验室落户仲恺
北斗二号应用系统总师吴光辉(左四)、仲恺高新区区委书记杨鹏飞(右六)等考察北斗产业技术研究院。 《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 通讯员刘铭 摄
5月5日,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正式通过建设评估,广东首个北斗开放实验室正式落户仲恺高新区。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分A、B两个区域,A区由广东省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承建,负责产品的检验检测部分;B区由仲恺高新区北斗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建,负责产业化推进工作。
建成后将提供科研资源共享
日前,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斗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空军装备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北斗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参与此次建设评估,对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建设情况及区内德赛西威、云创科技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仲恺高新区委书记杨鹏飞,区管委会副主任、科技创新局局长刘勇辉等参加考察。北京卫星导航中心高级工程师、北斗二号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吴光辉带队的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实验室建设评估,北斗开放实验室将择机授牌并开通服务。
该实验室建成后,将聚合已有的资源优势,结合惠州及周边区域产业特色,为区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仪器、数据、专家及研究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并通过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其他区域分实验室、成员单位的资源对接和合作研究,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打造国内北斗安全试验认证基地,促进北斗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共同推动北斗应用及产业发展。
作为主要承建单位之一,仲恺高新区北斗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4月,是由仲恺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并联合惠州市组合科技有限公司、某著名高校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仲恺将结合高新区北斗产业基础及发展规划,通过聚集资源,开展北斗产业应用相关的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工作,尤其是在高精度卫星导航领域的应用与科研方面,如手机通讯、无人机、汽车电子领域等高精度北斗/GNSS服务,推动北斗产业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仲恺发展北斗产业基础坚实
仲恺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的建立是仲恺高新区积极谋划建设北斗芯片产业区路上迈开的坚实一步。
去年,仲恺紧跟全球产业发展动态,重新进行产业布局,确立北斗、激光、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与物联网为主导的新 “4+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并将区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北斗、半导体等产业加以战略整合及配置资源。近一年来,杨鹏飞5次带队先后前往北京、长沙等地与北斗导航总站、某著名高校等单位负责人深入洽谈,谋划仲恺高新区北斗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事宜,主动争取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落户仲恺高新区,积极推动北斗产业聚集与融合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仲恺高新区北斗产业发展迅速,具备发展北斗产业的坚实基础,现已形成以北斗车载终端为主、以北斗导航手持终端和零配件配套为辅的北斗装备研发与制造体系,行业统计仲恺车载导航终端年产量约600万台,约占我国车载导航终端总产量的40%,具备较好产业基础及潜力,并吸纳了20多家基于北斗高端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落户仲恺。仲恺在已拥有北斗精准导航芯片及模块公司——— 惠州市组合科技有限公司,北斗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下一步还将推进北斗产业大厦、北斗国家数据中心等建设,为北斗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北斗孵化和加速平台、北斗大数据服务平台等综合配套服务,借此打造一条较为完善的新“4+1”北斗产业链。
仲恺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仲恺将以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落户高新区为契机,抢抓“军民融合”、“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全力推动北斗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实现与国内“并跑”、部分领域实现“领跑”,为打造“国之重器”——— 北斗导航贡献出一份坚实的力量。
知多D
北斗开放实验室
北斗开放实验室是在院士孙家栋指导下,由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清华大学、中电科第四十一研究所、航科集团九院空间电子工程中心、导航仪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七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系北斗领域首个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目前仅在北京、西安、长沙、泉州、青岛等地建有分实验室,惠州分实验室将是全国第6个北斗开放实验室的分实验室。
■《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通讯员仲诗文
http://e.hznews.com/paper/djsb/20170511/A15/1/
上一篇: 德赛西威助学公益行认捐2万多
下一篇: 汽车厂家聚惠研讨摄像头标准化